? 服務||Yahoo!奇摩 知識+ 教育學習 如何做 我要發問 發表 我要發問 熱門: 眼睛過勞死 能源稅 隔夜蛋別吃 清宿便 痣涵義 主題 天涼泡湯趣 用手機上知識+ 知識搜尋 知識+ > > 社會學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知識問題| 何謂自然哲學? 發問者:春天 ( 初學者 5 級) 發問時間:2005-07-15 07:25:19 解決時間:2005-07-17 16:53:48 解答贈點:5 ( 共有 0 人贊助 ) 回答:2 評論: 0 意見: 2 [ 檢舉 ] 網友正面評價 82% 共有 92 人評價有自然哲學這個名詞嗎?何謂自然哲學???? 最佳解答發問者自選 回答者:小豬 ( 初學者 5 級 ) 回答時間:2005-07-15 07:33:40 [ 檢舉 ] 中西自然觀的哲學省思 -- 兼論科技所需的人文精神 一、 引言 平心而論,本世紀的哲學思想實在是太過以人為中心了,無論是西方當代哲學,從現象學、存在主義、結構主義、詮釋學、批判理論…到後現代主義,或是中國當代哲學的新儒家,都是太過環繞著人的問題打轉。雖然人不能不關心人自己,也因此各種形式的人文主義還是人類的主流思想;然而,人若只關心自己,終究使得人的問題成為難以突破的瓶頸。自從本世紀下半葉,世人逐漸注意到環保的問題,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便成為大問題,加上天文物理學方面的發展,也使世人再度發現了浩瀚的宇宙,激起對宇宙的好奇,並使人重新在宇宙中來定位人。也因此,值此世紀之交,開放的人文主義再度成為世人的希望。 整體說來,當前哲學所面對的有三大急迫的問題:其一、 科技發展所帶動的普世化(universalization)或全球化(globalization)現象,其中所蘊藏的內在邏輯與外在影響問題;其二、由環保運動、生態問題與天文學的長足發展所引發的人與自然相處,人的重返自然,以及如何在自然中定位人的問題。其三,由於歷史意識的覺醒所喚起的多元文化情境及其所引發的文化際研究與比較哲學問題。 本文所主要討論的,是如何面對自然與科技,重新將人予以定位,提出一個開放的人文主義觀點。自然與科技兩者必需連起來思考,因為自然今天之所以成為問題,多半與人的科技有關,而理想的科技發展也與自然的永續發展息息相關,可以說自然與科技是相互界定,相互瞭解的。至於如何從開放的人文主義觀點來思考多元文化情境,雖亦十分重要,但由於篇幅所限,不另贅述。 二、 對西方近現代自然觀的檢視 時至今日,人文精神不再是從人本位、人自主的角度界定的。在今天看來,人文精神應是根據人在與他者的關係中的發展來界定的,所謂「他者」包含了自然、他人與超越界。[1] 因此,所謂開放的人文主義,就是朝向自然、他人與超越界開放,並在與他者的關係中追求自身卓越與相互和諧的人文立場。我認為,肯定他者總要比只見自己,更具人文精神。譬如,倫理應是人文精神重要的成分,然而,人的心中若無他者,只有自己,便無倫理可言。就本文的主題而言,自然可謂人最原初的他者。然而,在西方近現代科技中,人自以為是主體,而以自然為客體加以宰制,也因此造成了對自然的大肆破壞,甚至危及人類自身的生存。今後,一個整全而深刻的人文主義,有必要向自然開放,並對「自然」概念重新加以建構。眼看當前人類環保意識高漲,宇宙關懷日增,在二十一世紀,自然哲學將會變得更為重要。 話雖如此,在本世紀,除了懷德海曾在《歷程與實在》(Process and Reality) [2] 一書中提出一套宏大的宇宙論體系之外,一般而言,自然哲學是被忽略的。這既與所謂「科技優先」所造成的後果有關,也是由於本世紀的哲學思潮太過集中在對人的關懷上,以至忽視了自然,且只把全副注意力集中在人自己身上,反而使得人本身沒有出路。平心而論,人只有先走出自己,才能返回自己,並為自己找到出路。 由於科學主義、科技優先與封閉的人文主義的意識型態,造成了今天生態環境的破壞,其中隱含了不當的自然觀。今天整個自然環境的破壞,是來自西方近、現代科學與技術所假定的自然觀。到底西方近代以來的自然觀是什麼?這是我們有必要加以檢討的。 整體說來,西方近代科學裡所界定的自然,包含了由各門自然科學所研究的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等維生體系與生物圈所構成的「環境」,以及整體「宇宙」。換言之,包含了由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球科學…,一直到天文學所研究的自然。整體說來,這一「自然」可以歸結為:自然科學發現的自然法則所足以解釋和預測的全體現象。西方近代科學所關心的,是一個我們可以用自然法則客觀地解釋,進而預測的現象整體。換言之,科學家認為自己可以透過客觀的方式描述自然,發現它的法則,並用法則來解釋現象的發生;在解釋以後,就可以進一步預測其未來的發展。[3] 在這樣的情形下,自然科學自認為它所做的工作是對自然現象進行客觀的描述(description)、解釋(explanation)與預測(prediction)。至於每一門科學之所描述、解釋並預測的,都只是某一特定領域的現象,並在其中提出具有區域有效性(local validity)的知識。 如此一來,「自然」其實不是一個單純概念,而是一個集合概念,是不同領域的自然科學所描述的現象與所發現的法則的總和。「自然」也就是在不同科學領域根據不同的方法和理論來描述、解釋和預測所得的知識與法則的總和,無論它是否已被我們知覺到。也許我們還沒知覺到,不過科學將來還是可以知覺到它,進而描述它並發現它的法則。這樣一個想法早在康德哲學裡面便已出現。康德在他的第一批判---《純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中,提出「世界」和「自然」兩概念的區分。「世界」這個概念是一個數學性的概念,指稱世界中的種種現象在數量上的總和。至於「自然」則是一個動力學的概念,指上述的全體現象被一些力學規則所決定。換言之,力學的法則把這些現象連結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整體。[4] 換言之,「自然」這個集合概念,是由許多現象整體集合而成,但是現象彼此之間又是由自然法則所決定並連繫起來,成為一個動態的整體,譬如由牛頓的三大定律---慣性定律、質量不滅、有作用必有反作用等三大定律等法則所決定。這其中最根本的想法是,自然是因著法則而可以解釋與預測的整體。總之,西方近代的自然觀,基本上是一種決定論的、機械論、化約主義的自然觀。 首先,它是決定論的,因為人只要知道法則,並知道某一體系在某一時間的狀態,就可以完全地決定它在另一個時間裡的狀態。譬如我們可以算出月蝕、日蝕的精確時間,也就是算出月亮、太陽這些體系在什麼時候會出現怎樣的狀態,甚至可以算出在地球上不同地點所能看到的全蝕、偏蝕與其呈現角度。其實,在整體自然之中時時刻刻都發生甚多現象,像日蝕、月蝕等只是環繞著人所需要知道、所處在的地方與規畫而呈現的現象,並不一定是自然本身的整體呈現,且其呈現也不一定是按照科學所建構的法則呈現。但是,西方近代科技的自然觀認定,自然是可以根據法則來決定的。 其次,它也是機械論的,將自然視為一個複雜的機器,而不是生命。這種思考模式將世界甚至其中的生命都視為是一複雜的機器,包涵人在內,也是機器。像法國拉美特利(La Mettrie 1709-1751)在《人是機器》(L’Homme machine)一書中就提出這樣的觀念,認為人也只不過是個機器而已。如此一來,是用精巧的機器來設想人和整個宇宙。基本上,決定論是科學的產物;機械論則較屬技術的產物;但由於科學與技術是密切相關的,所以決定論便與機械論連結起來。海德格也曾指出,整個近代科學是指向技術的實現。決定論與與機械論是其中最主要的預設。 最後,它也是化約主義(reductionism)的,把自然界的複雜與豐富,都化約為最基層的存在及其規則,如物理規則。例如,把心靈化約為心理的,再把心理的化約為生理的,再把生理的化約為化學的,再把化學的化約為物理的,如此逐層化約,一直到以一個層面的規律和語言來解釋全體存在。[5] 在西方近現代的自然觀方面,除了上述自然科學的考量之外,還得加上技術的考量。就近代科技而言,自然就是人可以用技術步驟加以重新組合與轉換的全體資源。換言之,「自然」變成是人所使用的資源,是隨時可以「上架」(Ge-stell)來不斷取用的資源。[6]大體上,人運用科技所製造的產品,都是對自然資源不同形式的組合與轉換而已,也因此造成環保上的問題,造成對自然的破壞。最後說來,其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潛藏在其中的決定論式的、機械論式的、化約主義的自然觀。總之,就近、現代西方科技而言,自然就是自然科學所發現的自然法則可加以解釋與預測的全體現象,以及經由技術步驟可加以組合與轉換的全體資源。這是西方近代以來位居主流的自然觀,也是肇因當前環境問題的罪魁禍首。 三、朝向新自然觀的調整 所幸,本世紀的自然觀有了一些重大調整。我們可以在海森堡(W. Heisenberg)的思想中發現此一調整的趨向,由於量子力學的出現,帶來了自然觀的改變。海森堡在其著作,如《物理與哲學》和《物理學家的自然觀》中明白表達了他的自然觀。眾所皆知,量子力學提出了測不準原理,對此,海森堡說: 「那些成為自牛頓以來的古典物理學基礎的許多觀念在運用時必須有所限制。我們可以像牛頓力學一樣的談及電子的速度和位置,並去觀察和量度它們,但我們不能同時在任意要求的高正確度下固定這兩個量。事實上量度這兩個量的誤差的乘積決不會小於普朗克常數乘以該粒子的質量。在其它的實驗情境中也可以找出類似的關係式。這就是通常所謂的不確定原理或不確定關係。」[7] 換言之,在次原子層次,當測量電子之時,如果可以測量其位置,就無法測量其速度;當測量其速度時,就無法確定其位置。如此一來,就發生了測不準的情形。電子之所以測不準,是因為測量本身已經是人介入的結果。是由於人在測量電子的運動速度與位置,造成次原子層次的混沌。 對於測不準原理,學界曾提出許多解釋,其中一個是形上學的解釋,認為測不準是一種非決定論,主張「自然」本身就有自由。所謂非決定論的意思,是說「自然」本身也有自由。所以,像西方近代科學主張決定論,即使到了本世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統一場論,都是認為上帝不玩骰子,自然中的一切都有規則可循。然而,測不準定律的形上學解釋,主張上帝也玩骰子,因而「自然」本身也含藏自由,人沒有辦法完全測知各種因素,顯示全體自然並非在一定法則的決定之下,它仍有非決定的部份。換言之,上帝也在玩骰子。 對於這樣一個形上學解釋,我是認為並不是十分妥當。因為之所以測不準,是因為人帶著技術介入而產生的。所以,測不準定律所顯示的非決定論,基本上是屬於知識論的非決定論(epistemological indeterminism),而不是形而上學的非決定論(metaphysical indeterminism)。單只透過認知上的測不準,沒有辦法證明自然中有「自由」。只能說在人的認知條件下,人這個認知主體是其所建構的認知體系的一部份。換言之,人是他所建構的科學體系的一部份,不能把人排除在科學體系之外。人是他所形成的自然觀的一部份,這一點與原先西方近代的自然觀有很大的差異。 西方近代的自然觀一直影響到今天的生態環境,基本上認為人所建立的科學知識是完全客觀的,人只是一個客觀的觀察者;自然的歷程是按照科學家所認定的科學規則來進行,人對此歷程絲毫無影響;無論我對它有知或無知,它依然如此。這樣的想法是認為自然科學優先於自然,進而以自然科學發現的法則來規定自然;換言之,自然科學與技術優先於自然,而且此一優位是來自一個完全客觀的觀察者。就像牛頓觀察自然現象,他自認為是立於自然現象之外,客觀地加以觀察,並進行一非常大的抽象作用。譬如,看到一只蘋果掉到地上,想到的是兩個球體之間的引力關係。科學家自認為是在客觀地觀察自然現象,並且認為其所發現的自然法則是完全客觀研究的結果。這就是在康德哲學中所謂「存有是判斷的客觀性所在」一語所顯示的意思。[8] 但是,海森堡所提議的是:其實並沒有「客觀的」自然科學,而是觀察者建構了他的認知體系與自然圖像。所以,我們所談論的是人所建構的自然觀,而不是自然本身;並且,人是自己所建構的體系的一部份,也因此才會有「測不準」出現。這其中涉及一個根本的概念轉變,就是從「科學是在進行客觀描述」,轉變成「科學是在進行建構」的觀念。那些自認為是在進行描述的科學家,其實只是用他們的方法、工具和語言,加上自己主體的介入,在從事對象的建構而已。換言之,我們並不描述自然的現象及其客觀法則,而是透過科學理論與技術工具來建構一套對自然的看法或圖像。所以,海森堡這一看法支持了建構論。基本上,他的看法也可以視為一種建構論的主張。前此的科學哲學,一直到邏輯實證論,都還主張描述論。[9]然而,今天的科學哲學,大體上是屬於某種建構論。不同的科學體系都是用不同的概念在做建構。然而,實在本身(Reality Itself)並不等於建構的實在(Constructed Reality),我們透過語言與理論所建構的實在圖像,並不等於實在本身。用海森堡的話來說,我們的自然觀並不等於自然本身。 海森堡這樣的想法,雖然已經做了重大扭轉,從描述論轉變成建構論,但仍不能因此讓自然顯示它自己,讓自然具有優先性。因為他仍認為,人所建立的科學觀念和技術,都有如蜘蛛網一般,蜘蛛透過牠織的網,補捉食物,但仍居於自己所編織的網之中。同樣的,人是自己用所科學與技術所建構的知識體系中的一部份。這樣說來,人也擺脫不了科學與技術,人還是需要科學與技術,而且必需身居其中;只不過整個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人越來越面對的是他自己所建造的東西。他說:「現代人面對的只是他自己。」換言之,現代人每天面對的是他自己建構之物,再也見不到自然本身。[10] 不過,這樣的一個看法尚未能使自然具有優先性,因為,就像蜘蛛與牠的網,或是蝸牛與它的殼的關係一樣,畢竟人還是需要科技這個殼、這個網,才能與自然世界接觸。雖然人自己也住在網中,不過,他愈來愈看到的,是自己所建造的網和自己。這樣一來,「自然」本身仍然沒有優先性。 當代德國科學家兼哲學家魏塞克(C.F. von Weizsäcker),著有《自然的統一性》(Die Einheit der Natur)一書,他提出一個根本的觀念,認為「自然先於人,人先於自然科學」,指出人是在自然史中出現,而自然科學是在人類歷史中出現。換言之,先在自然裡出現維生體系,再在維生體系裡面出現生物圈,在生物圈中有人類興起,經歷好長一段歷史發展,人才建立自然科學以便理解自然。基本上,就存在的角度來看,應該是自然優先於人,而人優先於他的科學。至於就知識的角度,人的自然圖象,是在人所建構的科學中勾勒的。僅就人建構的自然圖像來說,才會有自然科學先於自然的看法。 前述西方近代以來的自然觀之所以會導致今天環境汙染、生態失衡的後果,主要是因為按照此一自然觀,人在建構對世界的認知過程中,逐漸把他所建構的自然科學及其有效而成功的技術,視為是一套客觀之物,並對自然進行肆無忌憚的宰制。其實,最後說來,科學與技術的客觀性並沒有任何特別的保障,至多只有一些成功的實效,並沒有任何徹底的理由來說明它們的客觀性。話雖如此,科技的成功與實效仍被視為是其客觀性的保障。本來,客觀性涉及真理的呈顯,至少涉及事物的結構的呈顯及其運作,但最後說來,並未有任何如實的呈現。然而,由於成功的實效,自然科學與技術仍被視為是客觀的,更使得它既優先於自然,也優先於人。其實,就存在而言,當然是自然優先於人,而人優先於自然科學。 現在,人應關心的是,如何建立一個以自然為優先的自然觀。在當代哲學中,可以看到懷德海( A.N.Whitehead)有這樣的想法。除此以外,也可以在中國哲學裡尋找其自然觀,作為建構一套新的自然觀的支柱。 懷德海是以「創新」(Creativity)為終極範疇(Category of the Ultimate )[11],而所謂「創新」所指的是整個宇宙不斷產生新穎集結,由多到一又由一到多,由變化趨存有又由存有趨變化的歷程。對懷德海而言,整個宇宙是在不斷創進的歷程之中。所以,他所謂的「自然」並不限於我們周遭的環境,而是指向宇宙整體的存在,甚至延伸到最遙遠星雲裡最小的一顆星,都包含其中。由於整個宇宙都是創新的歷程,所以會不斷的變化,不斷地產生新的組合,顯示新的結構。總之,自然是一個創進的歷程(a process of creative advance)。[12] 在自然創進的歷程中,自然的每一物都彼此相互「攝受」(prehension),也就是既有主動的攝取,也有被動的接受。所謂「攝受」的意思,不能只從生物的角度去看,而是一種存在的活動。至於人的意識,也是攝受一脈發展的結果,到達某種能夠自覺的程度。所以,在自然裡面有人,而人在自然裡進行認知活動。人不應該把自己的認知視為決定自然圖象的唯一因素;反而應該把自然中所產生的人,以及人所產生的認知,視為是整體自然中某一部份存在者對於自然進行的瞭解。換言之,人是整個自然的一部份,但這一部份會進行認知的活動。不可以把人的認知孤立起來,相反的,人是在自然中,作為自然的一分子來認識自然。並且,認識的過程不只是在解釋自然,相反的,認知本身就是一種行動,會造成自然內部的改變。 懷德海的想法有兩個重點:第一,關於自然本身,「自然」是一個不斷變化創進的歷程,顯示自然也是有機體,其中每一部份彼此都是息息相關的。中國哲學的自然觀,也可以看到類似的想法,兩者都是屬於「有機論」的自然觀。第二,在人與自然的關係方面,是以自然為優先,人僅只是自然中的一部份。但這一部份與自然有密切的關係,因為人是自然藉以達成自我認識的力量所在;而且此一認識過程也會造成自然本身的改變。懷德海對於西方近代自然觀的調整,對今天所需要的自然概念,提供了一個比較適當而完整的想法。不過,它還需要在人與自然的關係方面加以修正。由於懷德海完全是訴諸於宇宙論的想法,是從大宇長宙來看人,難免對人有些冷漠,對人本身,以及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體驗,不夠重視,殊甚可惜。就人與自然的親切體驗而言,有必要訴諸中國哲學的自然觀。 四、中國哲學的自然觀 不以人為中心來看待自然,卻又顯示人與自然的親切關係,可以說是道家哲學自然觀的基本特色。道家哲學對此有一套完整的思想,基本上可從吾人對老子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段話的詮釋獲得理解。 就今天的理解而言,所謂「人法地」,其中的「地」就是指環境,地就是大地。「大地」這個概念指的是狹義的自然環境,其中包括陽光、水圈、大氣圈、岩石圈等所形成的維生體系,及在其中興起的生物圈。所謂「人法地」就是說:人應該效法或遵從自然環境的法則,也就是認識生物圈和維生體系的法則,並根據這些法則來生存,而不是去加以破壞。 其次,「地法天」一語中的「天」,是指廣義的自然,指整體宇宙及其中的法則。換言之,在我們環境中的維生體系與生物圈,只不過是整體宇宙中一個非常渺小的角落而已,必須完全遵循整體宇宙的法則,因為宇宙的法則也規定並影響大地。天體的運行,不論是太陽系、銀河系或是整個宇宙的運動,連同在我不知道的地方產生的力量、運動或撞擊,對於大地都有影響。所以,「地法天」一語,在今天看來,就是表明大地環境不是唯一的判準,因為大地環境最後也還要遵從宇宙的規則,以整體宇宙為法。在此,「法」的意思不完全只是自然律的意思,而可以用比較寬鬆的方式來瞭解,而不是指機械論式、決定論式、刻板的法則。總之,是必須肯定宇宙有某種法則、某種規則性。所謂「法」的意思,是指人必須學習、效法這樣一個規則性,並且以之為法,與它和平共處。 至於「天法道」一語,就把整體宇宙和存有學的層面聯合起來了。這話的意思是說,整體宇宙的運行是來自於「道」生生不息的存在活動。所謂「道」就是生生不息的存在活動。天之所效法、所依循的規則,是來自於道。按照老子的看法,道在自我分化和複雜化的過程中,產生了宇宙萬物。所以「天」是以「道」為法。 最後,「道法自然」一語所表示的,並不是在「道」上面又設立另一個「自然」的概念。「道」既然是生生不息的存在活動,應該是由道生發一切,主宰一切。所以在此「自然」一詞,應該是「自其本然」之意。「道」是「自其本然」,是表示「道」的法則是來自於它自身。 此外,我們歸納中國哲學的自然觀,可以得到三項特性。中國哲學所主張的是整體論、有機論和歷程論的自然觀。首先,「整體論」的看法肯定萬物雖紛紜雜沓,卻形成一個整體。最明顯的說法是莊子所謂「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以及「道通為一」的說法。由此可見,道家認為萬物因著道的貫通而成為一個整體。此外,儒家亦認為,人可發揮同情相感的力量,感通萬物,而與萬物為一體。儒家講究「仁心仁德」,認為人可發揮同情相感的力量,感通萬物,因而感受到渾然與物同體。「仁」就是感通,是人見到他人他物,就會有感覺、能溝通的一種力量。也因此程明道說:「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王陽明亦說:「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 其次,由於整體論的看法而出現有機論的看法,認為各種自然現象普遍存在著內在連繫,會彼此相互影響,像天文、氣象、地理、動植物、人類... 等等,都是相互影響的。例如,《黃帝內經》中認為節氣變化、飲食味道和人的生理機能都會密切連繫。如《黃帝內經‧五運行大論》曰,「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氣為息,在藏為心...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13]意謂夏天火德當位,氣候炎熱,因此其味為苦;配人體器官,為脈,為氣息,為心臟(皆屬木德)。如果天氣過於炎熱,便會影響血脈和心臟,至於吃苦味食品過多,也會有損健康。 另一個例子是方以智針對宇宙所提出的類似系統理論的看法,他在《時論合編‧繫辭上》中認為「統在細中,有統統,有統細,有細統,有細細。差別不明,則無以開物成務,而釋疑辨惑者無從徵焉。」這一說法將宇宙視為一個統一體,「統」指整體,「細」指部分,「統統」指宇宙最大的系統,「細細」則指宇宙中最小的層次。統中有細,細中有統,彼此既有差別,又相互連繫,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再就歷程論而言,中國哲學不將自然視為由許多實體及其彼此的外在關係所構成,而是視自然為一生生不息、變化不已的過程,且此一過程本身乃一種相互轉化,循環不已的歷程。〈易傳〉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這段話正表明了陰陽互動,循環推移,繼善成性的歷程。邵雍在《觀物外篇》中說:「陰生陽,陽生陰,陰復生陽,陽復生陰,是以循環而無窮。」更指出宇宙歷程是循環無窮的。方以智更進而提出以「輪轉」為物質變化之原則。他在《東西均‧三徵》中表示,「物物皆自輪」「舉有形無形,無不輪者,無所逃於往來相推,則何逃於輪哉。」進一步以「輪轉」的模式,講明了宇宙循環無窮的歷程。 在中國哲學中,無論儒家或道家,都主張在自然之中瀰漫著生生不息的創造力,人應從中汲取以為自己創造活動的根源。《易經》謂:「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這段話指出乾元是促成雲行雨施,品物流行的偉大創造力。中國哲人都體會到,人應感受自然創造力,從其中獲得靈感,藉以振作自己的生命,積健為雄,發而為人的創作活動。《樂記》說:「天高地下,萬物散殊,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樂與焉。」認為音樂的創作是來自人能體會在天高地下,萬物散殊之中川流不息的創造力,並把人的心靈與之合同而化,在個人的生命合流於自然生命之時,才產生了音樂。音樂如此,詩亦如此。《詩緯‧含神霧》曰:「詩者天地之心。」可見無論音樂或詩或人的其它創造活動,皆應以人之生命合於宇宙的生命,始能展露所秉承創造力的泉源,展現同樣的機趣。 在如此的自然觀之下,人的創作須講究「生意盎然」,旨在結合天地之間創造不息的生命。董源嘗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其中所謂「外師造化」就是意指效法自然生生不息的創造力,至於「中得心源」則是意指人應體會並發揮內心創造力的泉源。李白言:「攬彼造化力,恃為我神通。」是說人要以自然之力為我神通,在自然的創造力中覓得無窮泉源,個人的創造力才永不衰竭,永無畏懼。 人過去面對的是自然世界,現在則面對了科技世界,但無論是什麼樣的世界,皆需經過人精神創造的轉化,使成為宜人的生活世界,然而,一個可游可居的宜人生活世界,對於中華文化而言,總是一個人的精神可與自然親切互動的世界。誠如劉勰所言:「山沓水匝,樹雜雲和,目既往還,心亦吐納。春日遲遲,秋風颯颯。情往似贈,興來如答。」中華文化中人與自然的親切互動,正是「情往似贈,興來如答」的微妙關係,人也應當在這種與自然親切微妙的互動歷程中,營造人間的居住與存在。 在如此的自然觀指導下,中國哲學所構想的科技,應是能「知性」、「盡性」的科技。人應認知並開顯萬物的本性,並以技術善盡萬物之性。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中庸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用今天的話來詮釋,科學的目的在於盡物之性,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的目的,分別是在認知自我、人群與萬物之本性並予以全盡發展,至於技術的目的則是在以最充實的方式發揮自我、他人與萬物的本性,而不在加以宰制或剝削。 按照以上的原則,科技應該不是宰制性的科技,而應是盡性的科技和參贊的科技。簡言之,所謂「盡物之性」是為讓每一物發揮自己的能量與本性,而不是為了控制其能量.以便短期為我所用;人若要用物,也是以合乎物的本性的方式來予以發揮。其次,科技雖然終不免對自然進行建構,但應以「參贊式」的方式來建構,而非以宰制性的方式建構。人應以「參贊式建構」(participative construction)替代西方近現代科技的「宰制性建構」(dominative construction),才能真正的盡物之性。 五、人的行動與自然歷程之關係 人的行動與自然的歷程有密切之關係。自然有其內在的目的性,基本上,自然的歷程是朝向越來越以個體為核心來與環境互動的存在狀態發展。自然本身就是目的,以個體為核心來與環境互動,此一意義下的自主性,是自然的目的性發展的結果。自然與人最大的差別並不在於意識的門檻。其實,自然中存在著甚多有意識之物,譬如動物雖然沒有自我意識,但已經有了意識。自然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能否反省,也就是有否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一種雙向的活動,既能向外、又能自我返回。反省基本上是一種心靈能力,這種能力可以指向外在的對象,並在指向的過程當中又會自我返回,形成雙向透明的過程。換言之,反省在指向與返回的過程上都是透明的。 自我意識事先需指向他人他物,而後折返自我,這樣一個心靈能力的內在透明的雙重指向方式,可稱為反省。反省標示出人與自然的差異。自然歷程的最高發展是達到內在目的性,仍屬於內在原則( principle of immanence),仍未達到自我走出的地步,更不會經由自我走出而又自我折返,並在走出和返回之際,兼具透明性。這是人的行動與自然歷程不同的地方。由於人有反省能力,出現了許多的可能性,且指向無窮。 人與自然,一方面有差異性與斷裂性,另一方面也有相通性與連續性。人與自然最主要的差異在於人能反省。但是,由於反省所張開的可能性空間,顯示出人的能力及其活動具有超越性,這既是一種內在的能力,然此能力又指向超越。人的心靈能力,無論是想像、認知、道德…等等,其意向性都有一指向無窮的動力。 例如,想像是一種在心靈裡面呈現一個不在的對象的能力,對象雖然不在,卻可以經由想像,以宛若臨在的方式呈現之。心靈可以透過想像把不在的對象轉為心象的臨在,這是想象力最基本的性質。此外,想像同時也是一種把概念、理念這些純粹抽象的東西轉化成具體形像的能力。對人而言,想像的能力十分重要,不但對於具體的事物,可以在其不在的時候想像它在,而且對於理念性的東西,也可以把他從純粹抽象的可能性層面帶回到具體形像。如此一來,想像力就提供了一種模式,好能銜接抽象和具體,成為在與不在、抽象與具體的中介。 想像的重要性既然在於可能性的具體實現,也因此在後現代的文化思潮中,最重要的就是想像力的文化。對於人而言,想像是人最基本的超越能力。經由想像對人的感性做了轉化,使得人的心靈上有一個自由空間,才會使不在的對象得以呈現,而可能性也可以容納進來,成為具象。如此一來使我們心靈的能力開展出具體的可能性,而不限制於一個定在。在後現代文化中,想像之所以扮演重要角色,其目的不是要執著於某一心像,而是人想透過想像尋找其他的可能性。想像力的作用就是開展出可能性並使可能性成為具象。就其指向可能性而言,想像力本身是無窮的。想像就是人的一種無限性,藉之人能開展出種種可能性,理念也可以藉之接受具像的詮釋。就此而言,創造力就是透過想像將抽象的理念或概念轉成具象的詮釋過程。人的心靈從想像力開始已經走向某種無限性。 又如,在理智的認知作用中,我們在完成認知、形成判斷時,也有一種指向無限的動力活躍在其中。在形成判斷的時候,人的理智的能力已經指向了無限性。例如,當我說「某年某月某日下雨」時,雖是一個很簡單的事實陳述,可是當這一事實經由理智的判斷而成為真,其真值就不僅限於某年某月某日。在做這樣的判斷時,理智的動力也是指向無窮。這是先驗的多碼斯主義( Transcendental Thomism),對康德哲學重新加以詮釋而得的洞見。康德指出,人若要形成科學知識,一定要用到智性的範疇,也要有理性指向整體的能力做為指導,譬如指向世界的理念、靈魂的理念、上帝的理念,其實就是一種指向無窮的整體的能力。這使得我們在判斷時,其意義不僅限於某時某地或某特定的時間。即使只是一個事實的判斷,只要是真的判斷,就會超越特定時空的框限。 又如,在道德行為中,人對於道德義務與道德價值的堅持也可以超越特定的時空限制,有時還會超過個人的生命,如儒家的「殺身成仁,捨生取義」,表示為仁義的奉獻也可以勝過個人有限的生命,如此一來也就顯示道德意向指向無限的價值。雖然人的行為是特定的,是某種定在,但是道德意向卻是無窮而普遍的。例如拯救將落入於井的孺子,其中救人的意向是指向珍懷生命可貴與仁心的普遍價值。 雖然如此,在人的身體裡面,人與自然仍有連續性,而且人的行為也會形成類似於第二自然的東西。從想像開始到道德的認知與實踐,大概可以顯示出人的意向是指向無窮與普遍。不過,意向雖然是無限的,然其實現則是有窮的。雖然意向是指向無限,想像、認知與意志三者都有朝向無限的意向。可是就其實現而言,想像的實現不外乎是某一種心像與形像,認知的實現不外乎是某一種判斷或命題;道德的實現則不外乎某一種道德行為。所以,意向雖是無限,其體現則是有窮,必須要加以物質化,也就是體現為形象、判斷、知識、行為、作品、理論等。如此一來,我們又回到人與自然的連續性問題。用白一點的話來講,所謂「體現」就是取得身體,取得某種形式的具體性或物質性。這些被體現、被物質化東西轉而成為人的第二自然。 譬如說,自然現象由於具有物質性的身體,所以得以呈現在天地之間,至於人的思想取得文字,寫成書冊,人的藝術靈感發而為繪畫或音樂,人的雄才大略化為典章制度,就和所有其他自然現象一樣,也呈現在我們面前,成為現象。可見不只自然是現象,人文也是現像。人的思想、靈感與意向雖然稍縱即逝,一閃即過,卻因第二自然而獲得體現,否則不能成為現象。讀者在讀書,觀賞者在欣賞畫、聽音樂時,也可以說是從文字、繪畫、音樂這些有限的體現中去體會無窮的意向與存在的可能性,並在其中進行詮釋。所謂「體質有限,勢用無窮」,是說所有人的思想、認知、靈感、道德所產生的作品、行動雖然都是有限的;但其所體現的意向與所含的存在可能性則是無窮的。 總之,人文精神的產物與自然的連續性首先表現在體現的必要性;其次則表現在體現之物的不透明性,也因此讀者或欣賞者在讀或欣賞作品之時,總不免會有聲音、圖象的隔閡或文字障。譬如思想一旦成為文字,文字本身就會有某種不透明性。人必須透過有限的實現去體察無窮的意向,然而作品的不透明性也會造成文字障。物質化或體現的必要性,反而造成不透明性。雖然反省的特性就在於透明,可是由於物質化的不透明性,作品與行跡才需要不斷重新解讀。重讀與詮釋的的必要是來自體現的不透明性。 六、科技發展所需的人文精神 談到第二自然,就使我們特別注意科技。科技世界是最為道地的第二自然(second nature par excellence)。今天科技的發展非常迅速,在資訊方面,更是如此。時至今日,全球資訊發展日新月異。此外,像生物科技、工程科技、農業科技...等各方面,也都有長足的進步。這些都使得人類對於建立在科技進步上的「新社會」即將翩然來臨,帶著許多的期盼。科技日益形成人類生活的新環境,無論是居住環境、工作環境、休閒環境...等等,其中很多事物都是由科技造成的第二自然。科技可以說給人類帶來了一個嶄新的未來,在其中有一個新的烏托邦正在興起。 可是,我們也發現,如果這個新社會、新希望沒有人文精神的支持,那麼,它也很可能帶來新的魔咒。我本人曾寫一本書,名叫《解除世界魔咒》[14],專門研究科技對文化產生的衝擊。在過去,宗教和神話往往成為某種魔咒。近代西方科技出現,解除了宗教的魔咒。 但是,如果人類沒有足夠的人文精神,我們會再擔心,科技本身也可能變成新的魔咒。尤其現在科技各方面的發展,造成經濟方面惡性競爭的失控,環境的污染、生態的失衡、人類生活的機械化、人際關係的疏離...等等。可見,即使科技越精確,越有效,人也有可能越不快樂。 今後,如果人類不在人文精神方面多加提升,我擔心所謂新社會的來臨並不會如我們所期望的那麼好。科技誠然正塑造一個新的社會,但這個新社會一方面需要科技的進步和人的需要相配合,另一方面人也要在其中灌注人文精神,才能夠把科技世界建構成一個合乎人性尊嚴的世界。 由於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使人的思想的體現由「書」轉到「網路」。數位化的結果,不但超越了像國界這類人為的界限,而且人幾乎可以在電流的速度之下,獲取所需資訊。電腦帶來了新的文化整合因素,逐漸把傳真、電視、音響、家電,甚至音樂、表演藝術...等等,經由數位化的程序,綜和起來,超越了近代以來個體化、分散化的文化,逐漸再重新納入一個新的文化整合歷程。 法國的哲學家李歐塔(J.F. Lyotard)在《後現代情境》(La Condition postmoderne) [15]書中指出一個嚴重的現象,就是資訊(information)和陶成(formation)的分離。在這種分離的情況之下,我們所獲取的知識與我們的人格之間的關係改變了。資訊隨時可以取用,但卻無關人格的陶成。今天人面對電腦,陶成的作用非常難以發揮,因為只要鍵入一詞,所需要的資訊就出現,而且很快處理完畢。人可以隨時叫出所要的資料,但是它們和人格之間的關係並不密切。即使輸入在電腦裡面的是佛經或詩詞,使用者也是以研究的態度對之,至於經由涵泳陶冶人格的成份,就大為減少了。大概沒有人會面對著電腦,搖頭幌腦,涵詠詩詞或佛經吧。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在意義流失、陶成與資訊分離的過程中,需要激發更多人文的力量。其中,想像力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模擬真實的科技,更要求人運用更多的想像力。創造的歷程本身需要有更多的想像力。不過,人雖可以運用電腦來想像,但電腦本身並不會想像。它所出現的影像,都是靠人想像出來的,或是人輸入的影像因素的排列組合。資訊科技需要人發揮更大的想像力,人可以藉著電腦發揮人所有的想像力,建構各種圖像,各種模擬真實。 其次,電腦也缺乏對於意義的瞭解力,需要我們人去掌握資訊的意義。對於意義的瞭解是我們測試電腦時最大的困難。一個五歲的兒童可以懂的故事,電腦卻不能懂。譬如小紅帽的故事,一個五歲的小孩就可以懂,但是電腦卻沒辦法懂。若要它懂,必須輸入太複雜的東西。例如,「小紅帽是一個女孩子的外號」「小紅帽和外婆之間的關係」「起士、果汁是可以吃的東西」「生病的時候吃一些東西對身體有幫助」...等等。要輸入的內容太多,但仍然不能讓電腦明白其中的道理。可見,對於意義的瞭解是人腦和電腦很重要的差別之一。 再有,就是同情心和愛的精神。美國哲學家魏思(Paul Weiss)曾說,將來電腦和人腦難以區別,唯一能用以區別電腦機器人和人的,就是能愛或是不能愛。[16] 他說,如果一個電腦機器人那一天也能愛了,我們就可以說他是人。反過來說,凡是不能愛的,就不是人。我想這點更重要的意思是表示,資訊科技需要人發揮更大的愛心,才能夠把人文精神表現出來。 除了剛才提及的創意的想像、意義的瞭解和愛之外,最重要的是一種深度反省的能力。現在的電腦科技,運用很多圖像,傳遞很多資料,對此,我們通常是以有控制的直覺應付。一方面是直覺,因為提供資訊最好的方式,就是越是直覺的,越是在剎那之間可以掌握。就此而言,能令人直覺地掌握的圖形式資訊是最快速的了。另一方面是有控制的,因為電腦其實是經由邏輯控制的方式,讓人直覺地取得資料。這種有控制的直覺在人的心靈和腦皮層產生的作用,還是比較表面的,不能真正深入人的內心。 在這種情形下,人更需要深入的反省,主要有兩點:其一,把某一資訊和我已經獲得的知識、我整體的生命經驗,聯繫起來。換言之,反省包含一種整體化的功能,把資訊納入一個整體脈絡,把它和我的心靈,甚至和我的家庭、社會,連繫起來,這時候,我才能對這資訊做一個正確的使用和判斷。我們不要因為科技發展,造成愛心的減弱,或整體反省能力的萎縮。 其二,還須自我探索。在農業社會的文明中,人們往往對於自我的探索更為深入。像道家的致虛守靜,佛家的參禪打坐,印度人的瑜珈修行,這些自省的工夫都是在農業社會裡面興起的。在今天,深入自省仍然很有必要,雖沒有必要練到極為高深的地步,像瑜珈修行者據說可以達到觀見自己內臟的地步,但至少對於自己內心的探索是必要的。 就如同科技含藏著極為複雜的程序與機制,同樣,在人身體內部也有很複雜的過程在進行。對於身體、欲望、語言和心靈之間的關係,也常需要不斷自我反省,進而加以綜合。所謂深入的反省,除了包含整體的思考以外,也包含對自我的探索,和不斷地再綜合。 七、結語 前述在自然與科技脈絡中,既連續又斷裂、既關聯又自由的人文精神,可以說為一個嶄新的存有論做了最佳例證。終究說來,一個開放的人文主義應該放在一動態關係的存有論脈絡中予以定位。簡言之,關係的存有論表示一切存在者皆在動態、變遷的關係中指向意義、形成意義,也正因為此一動態關係,所以人人物物皆在既連續又斷裂、既關聯又自由的關係網絡中存在與發展。 基本上,當代哲學已經擺脫從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以來的實體(Substance)存有論,無論是懷德海提出的「事件」(Event)概念[17] 或海德格(M. Heidegger) 提出的「同現」(Ereignis)概念[18],都是用事件的存有論 (Ontology of Event)[19] 批判並替代了實體的存有論。然而,在今天看來,事件的存有論也只是過渡的想法而已。進一步,更將由事件的存有論轉向關係的存有論。開放的人文主義不宜放在原先實體的存有論或事件的存有論的脈絡中開展,而應放在關係的存有論脈絡中奠基與發展。 基本上,中國哲學所昭示的正是關係的存有論。不過,肯定關係,也就是肯定「他者」(the other) 的不可化約性,以及關係者共同的存在處境。有不可化約的他者,無論是他人,自然或神明,及彼此的相互牽繫,自由創造,共同發展,這才是關係的存有論之要旨。雖然在動態關係中一定仍有「關係者」,但此所謂「關係者」並非一成不變的實體,也不是煞那生滅的事件,而是由不斷變遷、邁向意義的關係網所界定的。一方面關係本身是唯變所適,另方面在關係中也仍有自由創造,而生生不息不息的存在活動就在此一對比張力中展開與完成。在關係中有自由,在自由中有關係,也因此,雖在關係網絡中相互牽繫,仍可有各自的自由與目的。 就此而言,開放的人文主義所看待的人與自然、科技的關係,就宛如莊子在中所揭露的生命實踐的過程,其卓越者,甚至可達藝術化境。基本上,自然、技術與社會都是極其複雜之整體,有如庖丁所解之牛。然而,在生命實踐過程中,由於人是處身於關係的存在網絡中,也因此可以「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然而,正因為關係中仍有自由,所以終究可「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20]甚至更進技於道,由技術層面提升到人的存在意義的開顯與完成。可見,此一開放的人文主義的視野,也預示了今後人與自然、科技關係的遠景,就在於以生命的實踐,在自由中顧念關係,在關係中常保自由。 參考資料 中西自然觀的哲學省思 相關詞: 自然人憑證,自然捲,自然醒,自然輸入法,自然妝,自然發音,自然科學,自然人憑證申請,自然流產,自然對數 [ 快速連結 ] 其它回答( 1 ) | 意見( 2 ) | 評論( 0 ) 發問者評價 好耶..挖到寶耶..,兩位所提供的資料使我受益良多。 如果科技可能帶來新的魔咒,我想:這也是自然的一部份。如果人與自然仍有連續性,便可以提醒人類在開發科技智慧的同時,也該開發認識自然的智慧(循環、歸原的重要性)。人類夠聰明的話:是該先追求與自然平衡、學會與自然協調!不要處處以科技戰勝自然而得意。人類確是比一般生物更具有豐富的思維與判斷,然而無節制的掠取自然資源,享盡自然資源。如果不幸..?有一天地球上的生命沒了、消失了,我想:人類不會是最後走的一位。 發表你的評價 你的評價 發表評價: 正面 普通 負面 評價內容: 發表 取消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馬上按讚 加入 Yahoo! 奇摩 知識+ 粉絲團 一對一家教 學英文超自在 不背單字的戰勝多益字彙法 免費下載英文實用教材 超方便!吃喝玩樂一次搞定 旅遊住宿所有資訊一應俱全 什麼!找裝潢廠商這麼簡單 相關問答 [ 其他 ]請問麼是自然 [ 紙牌 ]遊戲王自然(天然)怪獸效果 [ 臉部保養 ]隆鼻自然的是哪一種呢、隆鼻的真實經驗?要自然的! [ 生態 ]台灣的自然保留區 [ 紙牌 ]遊戲王 自然牌組 [ 生態 ]自然環境的改變 更多 其他回答(1) 意見(2) 相關評論(0) 001 回答者:平仔 ( 實習生 1 級 ) 回答時間:2005-07-16 11:31:48 [ 檢舉 ] 自然哲學 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G.W.F.的重要哲學著作之一。是他哲學體系的第二個組成部分﹐研究異在或外在化的理念。原為《哲學全書》第二部﹐在米希勒編《黑格爾全集》時增補了大量“附釋”﹐列為第 7卷第1 分冊。本書中譯本由梁志學等譯﹐商務印書館於1980年出版。 本書包括“導論”﹑第一篇“力學”﹑第二篇“物理學”和第三篇“有機學”。“導論”構成黑格爾自然觀的綱要。在如何看待自然的問題上﹐他作為客觀唯心主義者﹐認為自然是自我異化的精神﹐把自然現象當作精神的外殼﹔作為辯證法家﹐他認為自然是由各個發展階段組成的體系﹐其中一個階段是從另一個階段必然產生的﹐引導它們向前發展的辯證法是它們內在的東西﹐在整個發展過程中都包含著進化和退化這兩個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的序列。在如何考察自然的問題上﹐他主張把認識自然的理論活動與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統一起來﹐既批評了從感性知識出發﹐一味靜觀默想﹐不發揮能動性的片面理論態度﹐也批評了從利己慾望出發﹐無視客觀規律﹐肆意砍伐自然的片面實踐態度﹐不過他把這種統一的活動理解為單純的精神活動。在如何劃分自然的問題上﹐他認為劃分的目的在於表明精神在自然中自己規定自己﹐是提高完善程度的過程。他把這個過程劃分為力學領域﹑物理學領域和有機學領域﹐它們作為系統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整個宇宙精神﹐它們的完善程度由反映的程度來衡量。 相關資料可以參考以下的這個網頁:http://203.64.230.194/web/Content.asp?ID=58244&Query=11 001 意見者:Allan ( 初學者 5 級 ) 發表時間:2008-11-25 00:17:43 [ 檢舉 ] 自然哲學是物理學的舊稱。 002 意見者:蒂尼坦 ( 初學者 5 級 ) 發表時間:2012-11-01 19:24:16 [ 檢舉 ] orz看到頭昏了呀.. 1 發表意見發表意見字數已達上限,要改成發表評論嗎? 發表 取消 目前沒有資料 我要評論 註冊 公告: 知識團員轉粉絲全數完成 最新社會學 發問中 已解決 個體經濟學 供需彈性問題 求王安憶的《天香》介紹 企業捐錢還是讓消費者捐 是父母太寵還是小孩不會想呢? 為什麼現在獨居老人較多? 更多 政治味的定義 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平時作業學習單!!!!!! 什麼是摩登原始人 到底是要DO 什麼? 更多 精選關鍵字 價值觀 人群服務 社會化 次文化 社工 行銷學 社區營造 社會問題 城鄉差距 主流文化 全球化 弱勢族群 社會救助 社會服務 社會倫理 社區照顧 中產階級 共產主義 M型社會 人口普查 功利主義 社會福利 無產階級 社會保險 社會工作 社區發展 社會政策 知識搜尋 雅虎資訊 版權所有 (c) 2012 Yahoo!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服務設有管理員」 服務條款隱私權政策知識+ 之問答內容是由參與+ 之網友提供,僅供參考,Yahoo!奇摩不保證其正確性。
以上資料來源,如有侵犯到著作權請到留言板通知站長移除 以上文章引用出處: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5071502041
留言列表